生物记APP1.5.0发布

Release time: 2022-03-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组经过多年建设,初步构建了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www.especies.cn),发布了包括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生物地图、生物百科等数据产品,以数据平台上积累的数百万级别物种图像、物种分布等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深度学习方法训练了一系列物种智能识别模型,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爬行动物及昆虫等类群,同时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真菌和植物识别模型。基于这些人工智能模型及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该研究组开发完成“生物记”APP,提出“记录身边的生物”的理念,尝试构建公众与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公民科学平台。经过1.0版本的探索与2.0版本的补充,研究组于近期发布“生物记”APP 1.5.0安卓版。

“生物记”APP2.0中,在线的鸟类模型能够识别超过1380种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95%以上),top-1准确率超过83%,top-5准确率达到95%;蝴蝶模型能够识别733种,top-1准确率达到84.2%,top-5准确率超过95.4%;与花伴侣对接整合的植物识别模型能够识别1万种中国植物。在“生物记”APP1.5.0中,新增两栖类识别模型411类,top-1准确率达到82.8%,top-5准确率超过92.4%;兽类识别模型465类,top-1准确率达到82.1%,top-5准确率超过94.1%;爬行类识别模型265类,top-1准确率达到81.6%,top-5准确率超过93.2%;昆虫识别模型546科,top-1准确率达到79.4%,top-5准确率超过90.1%(如图2)。除了识别模型,“生物记”APP1.5.0新增了首页、项目、文章资讯”模块。

首页,主要展示附近热门项目列表、最近更新的2条文章/资讯、生物物种总数及识别次数、最新添加的5条记录轮播、最新请求的鉴别、百科展示板块等,同时提供项目、文章/资讯、记录、鉴别、百科功能板块的便捷入口。(如图1)

         

图1 首页                              图2 识别模型

项目,主要提供给用户一个可以创建不同类群项目的功能(如图5),创建成功通过审核后,其他用户即可根据兴趣加入项目并在此项目中添加观察记录。在项目列表界面(如图3),可以查看已经加入的项目、附近的项目及创建的项目列表。在已经加入的项目里,点击进入单个项目详情页面,可以添加观察记录,也可以对其他观察记录进行鉴别(如图4)。

             图3 项目列表界面          图4 已加入项目详情页       

文章/资讯,主要是生物记后台管理人员定期更新的新闻,此处新闻旨在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和使用生物记(如图6)。

图5 项目添加界面            图6 文章/资讯详情页

此外,“生物记”与爱鸟网、花伴侣等相关平台合作,获取了超过20万幅高质量的物种图像,超过10万条生物分布记录,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初步构建生物观测数据可持续获取机制。

该平台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及中科院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的支持。

Top